我一直覺得幼齡的孩子並不適合「上課」,只是少子化社會,身為獨生子女的孩子,很需要一些固定玩伴,因此我們為2~3歲孩子組成一個穩定的互動小團體,目標不在「學習英文」,只是提供一個有英文故事、英文童謠、可以自由遊戲的地方,讓孩子在小團體中一起玩,學習現代家庭缺乏的——同儕相處的練習,假如他們順便喜歡上英文,那便是一個額外的收獲。
在自由遊戲中,我觀察到一些孩子嘗試社交技巧的事件,也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當孩子發生衝突,一個孩子哭了,媽媽究竟該不該馬上處理?
我的孩子被欺負了,我該不該介入?
我的孩子欺負了別人,我該怎麼辦?
在教學現場,我觀察到一些認真的家長,心中總是充滿太多憂慮,害怕自己沒有把孩子教好,讓孩子不小心變成沒有禮貌、或者不體貼的人,結果孩子太過纖細敏感,或者變得害怕犯錯;也有過度敏感的家長,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負,而使孩子一直處在依賴父母的階段,讓他們在不怕犯錯的年齡,沒有開始發展融入團體的能力。其實,做為一個人,本來就沒辦法取悅所有的人。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基本的禮節之外,如果我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那麼孩子學會的是"我們得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太在乎別人的眼光,生活也會變得辛苦起來。我們當然也不能極端地變成放任孩子的父母,但現代的孩子已經在一種受到過多關注的環境下長大,有時候觀察他們與同儕之間的互動,不一定需要急急地介入,先仔細觀察、不立即採取行動、讓孩子承受自己行為的後果、事後再討論,也是一種蠻好的方法。
我們對孩子的引導與教育,絕對急不得,認真觀察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課,耐心地等待則是一份更難的功課。有時候我們會被自己成長的經驗影響,而產生一些教養的焦慮,放任自己的焦慮去指導孩子處理人際問題,孩子很快就會感受到那樣的焦慮,當他們不知道如何排解,就會產生沒來由的哭鬧,或者個性變得退縮。
人唯有了解自己,才能決定自己與別人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幫助孩子了解自己,並且引導她去思考"自己與別人的關係應該是什麼形式的"。與其為孩子做決定,時時告訴她下一步該怎麼做,不如與孩子多談談心裡的想法,做決定的過程,然後讓孩子練習實踐自己的決定,就算孩子選擇的做法會失敗、會跌倒,也要讓他嘗試看看(有立即人身安全的顧慮時除外),能忍住看孩子跌倒,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學習面對挫折的能力,孩子也會經由一次次的討論、決定、實踐、失敗、修正、實踐、成功的過程,學著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下,該怎麼判斷事情或面對同儕。
父母親個性裡的急躁或焦慮對孩子來說,是生命中衝擊很大的事件,所以有些孩子學會觀察媽媽的臉,擔心媽媽的臉不快樂,因而成了比較敏感的孩子。如果您希望孩子不那麼敏感,每一天都讓自己試著緩步前進吧!步伐變慢了,才有閒情逸致觀察孩子,步伐慢了,也能讓爸爸媽媽面對教養挑戰的時候,用比較冷靜的方式去處理。
當孩子在社交上犯了錯誤,請讓他承擔自己動作的後果,不要急著保護他,也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過分地責備他;當孩子在同儕間處於弱勢,常常被欺負時,請教導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急著保護他,不要急著為他出頭去責備對方,不代替他說出感受和需求,更好的方法是等待他們學會為自己表達,即便暫時受委屈也沒有關係,重點是靜下來聆聽孩子的聲音,接納他的挫折、委屈或膽小,給予肢體上的溫暖和情緒上的支持,還有冷靜下來之後的討論。
舉個例子來說,在遊戲的時間崙崙不小心撞到了婷婷,或者崙崙無意間拿了婷婷的玩具,婷婷大哭起來,最常看到的是崙崙的媽媽急著要崙崙道歉,而婷婷的媽媽急著安慰婷婷,瀰漫在家長間的是一種尷尬的氣氛,你可知道,如果媽媽不在身邊,這個小插曲過後,兩個孩子可能一下下就和好了,還是會繼續一起玩,但因為媽媽們急著安慰或責備,崙崙感到羞愧又生氣,所以堅決不道歉,而婷婷覺得自己真的好委屈,而變得哭鬧不休。
我的建議是,崙崙的媽媽可以先安靜陪伴崙崙,陪他觀察婷婷,婷婷為什麼哭了?我觀察過不小心犯錯的孩子,他們會仔細觀察其他孩子哭泣的臉,我想這樣的觀察能激起孩子的同理心,進而在自我控制力較成熟時,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為,減少犯錯的機會。如果崙崙被心急的父母催促著道歉,他就失去了同理弱者的機會,將來也不一定能改變自己的行為。觀察之後,父母再請崙崙想一想,該怎麼辦?讓他決定自己應該去道歉?還是願意接受處罰?
如果孩子自動地願意道歉了,就讓孩子們道歉後繼續一起玩;如果孩子脾氣倔,不願意道歉,那麼可以處罰他不准玩那個遊戲,或暫停玩樂的權利。千萬不能道歉了又處罰他不可以玩、或是處罰了之後又要再去道歉,這就便成了雙重處罰。如果孩子選擇接受處罰——暫停玩玩具,媽媽可以私下代替孩子去跟對方的媽媽致意道歉,並說明自己的處理方式,但不要在孩子面前處理,不要讓孩子覺得「只要媽媽去道歉就好了」。離開現場之後,崙崙媽媽應該找個自己比較冷靜,孩子也情緒穩定的時間點,和崙崙討論這個事件,媽媽可以聽聽崙崙的想法,兩人一起擬定下次可以怎麼處理的策略,陪孩子沙盤推演一下,把自己希望崙崙做到的告訴他,並鼓勵他下次試試看,對於倔強的孩子,當著別人的面強迫道歉,其實沒有好處。
至於婷婷媽媽,我建議當場先給婷婷溫暖的擁抱,簡單的說「我知道你很傷心,我陪你。」讓他感覺自己的受傷心情有人了解,請用平靜的心情陪伴,不用勸說太多,也不要強迫孩子停止哭泣。在婷婷安靜下來之後,再問問她,還想不想一起玩?有時候孩子就沒事了。如果婷婷不想一起玩,那也可以離開現場,或告訴對方現在不想一起玩。回家後,可以陪孩子沙盤推演,教導婷婷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是我在玩的玩具,請你不要拿!」或者「你撞到我了,我很痛!請你下次小心一點!」 讓孩子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而不是一受傷就只能自憐地往媽媽懷裡鑽。
這幾年在故事喵教室裡觀察孩子,我發現孩子們在兩歲的時候自我概念很強,他們總是自己玩,就算在團體裡常常也是一起「自己玩」,不怎麼交談;三歲以上的孩子會開始跟同伴交流玩具,開始有「一起玩」的氛圍形成,會有一點交談,但多數還是自己玩;四歲的孩子就已經「很會跟同伴玩了」,他們總是玩著各種不同主題的「辦家家酒」,玩樂中有不斷的對話和討論。如果你能靜靜觀察四歲以上孩子的遊戲,你會發現孩子的世界已經發展得精彩無比了。假如孩子四歲了都沒有開始跟同伴建立關係,大人應該多鼓勵孩子去嘗試,身為父母親,心情上總想保護孩子永遠不受欺負,但是過度保護會使孩子無法獨立處理同儕之間的衝突,給孩子一條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未來的世界,「獨立」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社交技巧」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這些就從小小的事件、從日常生活中就開始培養起。
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去承擔大人自己在社交方面的焦慮!
大穎文化總編輯Carol的書裡,她引用紀伯倫《先知》(The Prophet)裡的一篇"論孩子",我看了很有感受,節錄在下面跟爸爸媽媽分享:
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你們也無緣造訪。
你們可努力倣傚他們,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滯留於往昔。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瞄準無限之旅上的目標,用力將你彎曲,以使他的箭迅捷遠飛。
讓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彎曲吧!
以下是原文──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r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s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Michell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