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孩子的畫,聽孩子的故事,是教室裡很重要的活動之一。

IMG_0826.jpg

 

有時候,我喜歡給孩子很大的空間創作,大大的畫紙,任孩子自由揮灑;有時候,我會給孩子一些些設計好的挑戰,讓孩子耐心地完成一項任務。

 

完成了作品,我會聽孩子說自己的畫,或者將作品與自編的故事結合,我為孩子記錄故事,孩子則從中感知語音與文字之間的關係,當然,時機適當時,我們也可以來場故事自編自演。

 

孩子在說畫的時候有幾個階段,剛開始他們會告訴我畫裡有些什麼:


*這是樹葉。
 

*這個是抓抓器。
 

*上面有月亮,上面有馬路,還有煙火。
 

*這是green,這是blue。

 

IMG_4610.jpg

 

等孩子心裡準備好了,會開始發展出簡單的故事,通常會結合生活經驗:

 

*很長很長的是釣魚的線,我坐捷運的時候,都沒有超過yellow的線。
 

*火車上有琦琦、還有巧虎、還有怪怪人,火車要去遊樂場,他們三個要去玩遊戲,他們還要坐撞車的碰碰車。
 

*坐火車、坐bus去動物園,去麥當勞吃冰淇淋。

 

IMG_4253拷貝.jpg

 

等孩子心裡準備得更充分的時候,他可能會開始出現一些想像的情節:

 

*有一個人穿過洞裡,兩隻腳站著,然後他從這邊跑出來,他肚子餓,所以他汪!汪!汪!地叫。

*他說要去找朋友,可是不知道朋友家在哪裡,不小心掉到水裡了,剛好有一個捕船的人把他救起來。The end.

*米奇眼睛看到腳印,唐老鴨的腳印,他要去找唐老鴨,他沿著唐老鴨的腳印走,發現唐老鴨的猴子。The end.

 

DSCF8069.jpg

 

當情節越來越完整,故事就很適合拿來吸引孩子們共同演出。每一個階段,孩子需要的準備時間都不一樣,當孩子還在累積資料庫的時候,有時候看起來是完全狀況外的樣子,但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當他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時,我們卻可以馬上知道,這就是與孩子相處的樂趣。

 

孩子的故事一開始都是以母語來敘述的,當我觀察到孩子準備好了,就會開始邀請孩子把自己知道的英文放進他們的故事裡(練習輸出),然後,我們會聽見孩子混用兩種語言,慢慢地,在孩子準備得更充分一點時,我就會邀請孩子使用更多的英文來說故事。

 

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應該都充滿著故事吧!因為我從孩子的眼神與反應中看見那樣被故事吸引的神采,這神采便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學習動力。聽孩子的話,正不正確並不是那麼重要,讓孩子勇於將自己接受過的訊息(輸入)練習說出來(輸出),剛開始也許會呈現混亂,因為他們還在實驗階段,但習慣聽故事的孩子,由於輸入的資訊是有意義的資料(有圖畫、有情節、有語音),他們會從語音資料庫裡找尋比對,也許會開始自我修正,因為孩子天生就會從故事裡模仿,無論中英文都一樣。

 

因此,孩子們在故事喵的教室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聆聽」,我希望給學齡前的孩子大量的語音語料輸入(就像孩子開口說話前大量聆聽爸媽說話一樣),等到孩子聽得越 來越多,聽到要滿出來的時候,他可能會開始跟著我說,說些模模糊糊的外星語(就像學習母語的外星語階段),然後,等他聽得更多,外星語、外星歌也說得唱得夠多了,他可能會開始說些大人聽得懂的英文。

 

我們說故事,是模仿著孩子學習母語的歷程,孩子在不斷交錯的聆聽、喜愛、再聆聽、猜測、再聆聽、修正、再聆聽、確認......的過程裡累積足夠了,他就會開始使用,孩子是這樣學會母語,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學會第二種語言。

 

而媽媽們在教室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陪伴與等待,耐心一定會使你看見美麗的成果。

 

還有,我們可以練習觀察和協助的藝術,當孩子在創作的時候,請試著在一旁觀察孩子的需要,不要太主動出手協助,只在適當的時候幫忙。

 

比如說,比較小(2~3歲)的孩子可能不太會使用口紅膠、剪刀或其他文具,這時我們可以詢問孩子需不需要幫忙,大人可以示範一下使用的方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工具交回到孩子手上,也許剛開始孩子們沒辦法很快地抓到訣竅,請不要擔心孩子會把地板弄得亂七八糟,只要在孩子完成作品時,邀請孩子一起收拾乾淨就可以了,收拾的方法也可以是媽媽先示範、再請孩子來做,千萬不要讓孩子去玩,而自己幫他收拾善後。

 

至於創作的內容,請絕對絕對不要示範畫畫,不要在過程中急急追問你想做什麼?你要做什麼?你在畫什麼?不需要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來完成作品,也不強調「畫得像不像」,帶著欣賞的眼光,聽他的話說他的畫,透過孩子的畫就可以看見他們可愛的小世界喔!

 

我喜歡在故事喵說故事,因為在教室裡,看孩子的畫與聽孩子的話一樣重要!

 

小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蜜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