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令人震撼的一個校園實驗。




請連結觀點360度看簡介。

這是一個在校園裡,在校長、家長、孩子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兩天實驗。

安妮老師在第一天上課詢問過孩子願不願意做有關歧視的實驗,孩子們同意了,也接受教室裡會有錄影機拍攝紀錄片。(不過,孩子應該不知道自己這時候答應的是什麼吧!)這個實驗的原始構想來自於1968年一位Jane Elliott老師,她當時是把孩子分為藍眼和褐眼兩個族群。

一開始就令我震撼的是:怎麼會有這麼明理的家長,願意相信校方,讓老師用這樣激烈的方式做一個人性的實驗,藉以使孩子們體會"歧視"這件事。這是第一個震撼、也是第一個感動。(這在台灣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接著老師開始把全班分為高個子和矮個子兩個族群,並舉證說明研究的事實證明高個子的人比較笨,矮個子的人比較聰明,並請高個子穿上紅色背心,制定新的教室規定~包括許多歧視與特權的規定。

我很訝異的是,高個子孩子們挫折傷心的時候,仍舊願意跟這個領著矮個子同學歧視高個子的老師討論,明白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看見這一點,我就立刻驚呼,這個老師平日一定非常用心帶領這群孩子,與孩子感情非常好,所以孩子受了傷害,而且是來自老師的直接傷害,還是願意找老師溝通討論。而且,還有兩個高個子同學討論著,該不該去找校長投訴時,他們的結論是:這樣對安妮不好。哇!這是我第二個震撼、也是第二個感動。(如果在台灣,會不會早就call記者來包圍校方了吧!)

當老師聽見孩子們的抗議時,她還是聽完,並且理性地回應著每一個問題,即使她沒有辦法給很好的答案,她還是會說:我瞭解妳的意思。

好理性的老師呀!要我去扮演一個假裝自己有歧視的老師,我可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崩潰了,更何況要冷血地坐視這些高個子同學受傷害、挫折、傷心、哭泣。這麼愛這些孩子的安妮老師竟然可以忍住馬上安慰他們的衝動,也忍住為他們解決問題的本性,她理性地處理著每一個狀況,對自己做的這個實驗掌控得相當好。這是第三個震撼、也是第三個感動。

一天結束的時候,安妮老師留下高個子的人,跟他們談談今天發生的事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什麼影響,並提醒他們,這就是早上大家都同意做的跟歧視有關的實驗,很多孩子都鬆了一口氣,也有很多孩子不停地哭泣著,安妮老師問他們:你以為我的心裡不難過嗎?的時候跟他們一起流著眼淚。然後她保證她還是原來的安妮,今天整天發生的,只是要他們去感受歧視。

然後,他們約定第二天將會角色互換,矮個子的同學也會體驗到一整天的歧視。這時候,老師心中其實是希望高個子孩子對歧視這件事能有更深的體會,並在第二天時,能運用同理心,不會嘲笑或作弄矮個子。不過,第二天當情勢逆轉,換成了矮個子穿上紅背心時,高個子的同學仍舊扮演著歧視的角色,做了許多嘲笑的事。在紀錄片中的訪談,安妮老師對這一點感到失望。不過,歧視的確是人性當中的一個本能。

實驗結束的時候,老師又跟全班談了很多,最後她問大家要不要再做其他的歧視實驗,孩子們竟然回答說:明天來歧視老師!後來,安妮老師被訪談的片段中她說當時自己心裡蠻難過的,因為孩子沒有體會她希望他們體會到的東西,而他們也沒有真正放下歧視,他們還是選擇人性的本能~報復。

我倒覺得這樣的說法太悲觀,也許結果沒有預期這麼好,但是,孩子們應該只是希望紓解一下兩天來的壓力吧!我相信,回家思考個幾天,這個實驗課程應該會在孩子心中種下些種子的。不過,安妮老師也說,在這個實驗課程之後,只要討論到相關的議題,她只要引導他們回想這次的實驗,孩子們會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眼神和表情。

整個記錄片看完時,心裡真的很激動,這樣的課程能帶給孩子的衝擊很大,很令人佩服的是所有的大人都能忍住不告訴孩子真正發生的是什麼,就讓他們自己去體會整個過程,然後,事後與孩子溝通討論,讓孩子自己體驗與省思,這樣不說教的教學,真的可以在孩子心中留下些東西,那不是用一般的課程,老師一直教、一直教可以帶出來的結果。

不過,安妮老師也說到,這樣的實驗不能隨意的進行,一定要有詳細的規劃。課程的影響也許在短期內看不出很大的改變(當然也有一點點啦!比如嘲笑胖同學的人因此發現自己的行為有多大的傷害,因為胖而被嘲笑的同學也結束了每天的夢靨,變得快樂。)但是,將來有一天,這個課程在孩子心中種下的影響,有可能會發酵變大,而有更好的結果。


紀錄片結束之後,有蔡康永和柯志恩(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的討論,柯教授也說到這樣的實驗課程在台灣不太可能發生。至少她自己不會這麼明目張膽地做,因為在國內教育不是被拿來單純的討論,當中包含太多複雜的東西。

另外,她提到這樣的實驗課程如果進行的愈久,效果就愈明顯,兩天稍嫌太短,可能影響不會太深,如果進行四、五天,那對孩子的影響會更深遠。而這樣的實驗課程在一個本來就公平尊重的社會進行的時候,會使孩子有比較大的震撼;但是在一個強調競爭、充滿歧視、充滿不平等的社會裡(也許老師本身就有成見或刻板印象),要進行這樣的實驗課程是很難達到效果的。所以移植到台灣的可能性,其實不是很大。

教授很希望老師們都能有更多元化的觀點,去引導孩子看這個世界。


*
因為整整一個小時我都處在很震撼,以及不停說著"對對對!"的狀態下,也沒有做什麼筆記,只能胡亂地記下一些重點,紀錄也許不是這麼精確與清楚,有想到的話之後再來補充。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注意看看有沒有重播,或有沒有出紀錄片DVD。


*
事後我比較多的感觸是,我自己的教室裡偶爾也會出現歧視,尤其是新的班級、新的小朋友,他們還不了解我的時候比較容易發生。我自己的觀察是:孩子在家裡及學校裡常常被要求要競爭,所以表現好的孩子學會了歧視學習表現比較弱的孩子;表現弱的會歧視表現更弱的(這個柯教授也有提到,被歧視者會找代罪羔羊來紓解自己的挫折)。

所以我在新班級的第一個月裡,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我都會很重視,會說很多相關的故事來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我的態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缺點,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所以,在我的教室裡,我對每個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不管學習表現如何,都是一樣的。如果我偶爾板起臉說話,那是因為我在乎的是學習態度,因為我愛每個孩子,所以我在乎每個人有沒有盡到自己的本分,如果沒有,我會很傷心,所以我會用很嚴肅的臉色說話,表示我很重視這件事情。

我喜歡在教室裡利用所有的機會鼓勵孩子們互相幫助,並且不嘲笑或嫌棄別人。不過,我曾經碰過一個孩子,是個反應快、很聰明但有過動症(醫師診斷)的孩子,我費了很大的功夫才能讓他學會(或說忍住)不去嘲笑表現較弱的同學,幸好後來他還是慢慢地、慢慢地有一些些的進步,雖然還是沒耐心,但比較不會用傷害他人的方式表現,頂多抱怨兩句,並且他在我說:請等一下!的時候可以慢慢加長了等候的時間。

看完這個紀錄片,我心想,也許將來除了說故事、以身作則之外,碰到難纏的孩子也許我可以減少使用說教的口吻,用更巧妙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思考(其實上次在那個很愛嘲笑人的的孩子身上用過一次,藉著他不小心失誤的一個好時機做了機會教育),不過,我自己還要加強的是事後的個別討論技巧,因為,只是美語班的老師,很難有時間好好地輔導孩子呀!匆匆地談兩句實在很難深入吧!(這是我心裡常有的感嘆~)不過,就是盡力而為囉!


<糟!今天失眠又寫太多了,先寫到這兒囉!大家想辦法去看看這段紀錄片吧!>

Michelle


*9/24補充:
感謝Albklan的回應分享,這個實驗的這個實驗的原始構想來自於1968年一位Jane Elliott老師,因為Dr. Martin Luther King Jr.被刺殺後對學生所作的努力。點這邊看完整的說明和影片~a class divided


Michel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蜜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