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最常跟我聊到的話題之一,就是學齡前孩子何時開口說英語/唱英語的問題。

 

我真的只有一句話:不急耶!

 

有的孩子馬上就伊伊呀呀跟著亂唱,有的孩子只喜歡認真聽、認真觀察,有些孩子不喜歡跟著我唱、跟著我做,但回家可是全套都學會了。每個孩子需要的時間不一樣,等孩子準備好了,他就會開始說和唱,就跟開口說話一樣。教室裡有許多有耐心的家長,已經在長久等待後看見美好的結果。有時候,我們會在孩子穿鞋的時候聽見他們自己哼著老師教的歌;有時候,我一個人唱著獨角戲,偶爾邀請他們一起唱,他們忽然唱起了整首歌來。大人們這才發現,平常靜靜地看著老師的小腦袋瓜原來早就把一切記下來了!對於「幼兒上課」這件事,我其實是不想鼓勵的,因為孩子就該好好地享有快樂的童年、盡情的遊戲,如果真要到課堂上來,好玩的遊戲、歌謠、故事必須全程陪伴,假如有些勉強便不能引發興趣,這種情形下,也許不如「無課樂」呀!而家長們如果不那麼在乎孩子們「學到了什麼」,你便會發現孩子帶給你的驚喜是無限的~

 

前陣子有幾個爸爸媽媽在留言板裡跟我討論一些關於孩子的事,案例不一定是發生在故事喵,有些是其他地方的課程,現在我把回覆的內容節錄到這裡,與大家分享,大家也可思考看看:

 

*Case 1*
我的教室裡的孩子有幾位都是觀察家,在教室不玩不唱、回到家通通記得。他們當觀察家的時間很久,有的長達一年,但是當他們準備好在教室feedback(回饋)的時候,就像溫泉般湧出,最是讓人開心呢!

 

我通常會請爸爸媽媽先抱著孩子聽故事,或坐在孩子後面,等孩子有足夠安全感,並且對我的故事感到興趣時,他們會自然有往前的身體語言,這時我適時地邀請他們往前,並用眼神示意爸爸媽媽可以放手,孩子就自然地獨立上課了。其實對幼兒來說,安全感真的是很重要的,等他們有安全感的時候,整節課爸爸媽媽都可以在一旁輕鬆地閱讀呢!在訓練獨立的這件事上面,我還是比較贊成順著孩子的天生氣質(不是溺愛,而是適時的引導加耐心等候),先給孩子安全感,再談其他訓練~

 

*Case 2*
第一堂課有10~30分鐘的觀察期,在我的教室,這叫很棒!少於這個時間,叫做非常棒!!!

 

那什麼時候才算令人傷腦筋呢?
嗯~~~大概是上了四次課程之後,靜下來坐著聽故事(坐在爸爸媽媽懷裡也算)的時間還不能逐漸拉長,我才會開始擔心。

 

(建議不要隨便換老師,因為老師是課程的靈魂,如果你的課程每次的老師都不同,對孩子而言,每一次都是需要重新適應的。)

 

那不跟著老師做手指謠、circle game的動作呢?在我的教室裡,只要孩子眼睛看著我們,一年兩年不做都沒關係。 大多數的孩子大約在故事時間累積滿一年之後,不但慢慢會跟著做手指謠,還能清清楚楚地唱出來!但因為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同,有些孩子透過觀察可以學得更好,強迫他們跟上比手畫腳,反而是一種干擾。所以,還是理解自己孩子的特質最重要,理解並接受,然後穩定地陪伴。


*Case 3*
......(前略)大穎有一本書:看英國人如何教出孩子的競爭力,書裡提到,在英國的很多幼稚園裡,律動時間不像台灣,都是老師一個動作、孩子跟一個動作,而是老師放了音樂,孩子自己隨著音樂擺動身體,每個孩子對音樂的感受都不同,所以動作也都不同。

 

在台灣,多數孩子還是習慣跟著老師做,其實,誰說這些音樂一定要這樣動呢?雖然我為每首手指謠都設計了動作,但其實他們動作對不對、有沒有跟著我做,我倒是不會特別要求,有些孩子會有自己想出來的不同動作,我反而會很高興。我比較在意的是他們的眼神是否真的在觀察我,如果是,那就沒問題了。

 

上課過程中我會偶爾邀請觀察型孩子「要不要跟我們一起玩(做)?」,這只是去提醒他們,如果他們觀察夠了,老師的邀請便能啟動「參與」的開關,如果孩子還想繼續觀察,我總是補一句,「那沒關係,等你想玩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加入喔!」讓他們知道,可以安心地觀察直到自己覺得想參加為止。

 

不管什麼課程,爸爸媽媽觀察孩子,有幾個指標和方式可以試試看:
1. 會喜歡去上課,上完課是心情愉快的。
2. 大部分時候眼睛是注視著老師或同學的。
3. 觀察家在觀察的時候,旁邊不要有人催,沒有被干擾,觀察期會比較短。
4. 回家後會不經意哼唱、或提到上課情形,而且表情愉快。
5. 每堂課一開始的觀察期能逐漸縮短,也就是每堂課願意加入團體的時間越來越長。

 

我相信有這幾個特徵出現,就表示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向前進,接下來,我們就是努力陪伴和等待,他們準備好之後就會給大人驚喜的!

 

還有喔,一旦孩子有進步,請不要誇張地獎勵或鼓勵(物質獎勵更是無長期正面效果),建議在回家路上冷靜地談一談,需要很實際地說出你的心情:爸爸/媽媽看見你今天跟著老師唱了某一首歌(或做了某件事),我覺得你很努力,爸爸/媽媽很開心看到你這麼努力。(然後,一定一定要忍住,此時千萬不要繼續數落她一開始表現不好的地方,或值得改進的部分喔!)

 

上課前,可以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一直在這裡(或教室後面/外面)陪你,如果你需要找我,回頭就可以看見我。但是媽媽希望你等一下可以自己去跟老師和同學一起玩,媽媽不會催你,等你準備好了,再加入大家喔!(先給她安全感,再鼓勵她參與。)

 

當老師要小朋友站起來時,你可以問孩子,我們一起站起來好嗎?或今天我們要不要試試看.....呢?

 

這個年紀無論上什麼課,都應該以「喜歡」為原則,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而造成了心裡的陰影。

 

*Case 4*
換了一個教室、換了一個老師嗎?那就是一個新環境,要重新陪伴,培養安全感,然後再放手。

 

你知道嗎?現在天天說故事的我,其實小時候是個超害羞的孩子,我是大學畢業以後才開竅的,大學的時候上台報告仍然會嚴重失常,可是卻參加話劇社,喜歡演戲。到現在,到了新環境還是不能落落大方、積極參與。我就是那種去參加師訓,也完全不想站起來蹦蹦跳跳、不想舉手答題得獎品、看來是很不給講師面子的人,可是,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想好好觀察、做筆記。一下子站起來、一下子坐下便會打擾了我的思緒,令我感覺整堂課不知所云呀!

 

以後你火氣快起來的時候,就想想我,想著一個害羞的孩子,後來也能在台上當老師、當廣播主持人、在上千人面前說話、還能上電視接受專訪、在講座中分享經驗,所以,只要給我們(觀察者)時間,一定可以等到成果的。

 

我和妹妹為Ryan辦讀書會,帶他參加團體課,卻一直允許他只在一旁觀察,從不勉強他加入,記得有一次是如果劇團的夏令營,三天夏令營他有八成時機都在一旁看別人玩,看來很浪費時間和金錢吧,不!他吸收的可多了,下了課,我們都感受到了。加油吧,好媽咪!

******

 

給故事喵家長的延伸閱讀:

 

如果上面這些問題,剛好回到到你心裡的疑問,那麼我很想推薦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 這本書,除了理解你的高敏感孩子外,裡面建議的教養方法可適用於大部分的親子,這些方式不只是高度敏感孩子需要的,就算是對待一般的孩子都應該這麼用心,只要放在生活中自覺的練習,慢慢就會有幫助的。教室的家長書架有這本書,歡迎借閱!

 

當時,我先讀了譯者的部落格文字,就決定讓這本書插隊,而且很快地就讀完了。建議你們也先讀讀他的譯者序。


 

小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蜜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